2026考研政治高频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指南
2026年考研政治备考进入关键阶段,考生们往往对一些核心知识点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站特别整理了常见问题解答,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模块。内容结合最新考试趋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难点,助力考生高效备考。以下精选3-5个高频问题及详细解答,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考研政治的常考点。简单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二者相互作用、循环上升。
具体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感性材料,比如做实验、观察社会等,这些经验积累成为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现实中的问题不断涌现,推动我们深化认识,比如科技创新就是实践需求驱动认识进步的典型例子。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看它能否有效指导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就通过实践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更重要的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足,曾导致一些政策失误;而后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则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考生需要掌握这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过程,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问题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理解"四个伟大"的关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
伟大事业是目标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主线。比如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伟大事业的具体体现,需要通过扎实奋斗逐步达成。伟大工程是根本保证。党的建设是其他一切事业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当前我们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例如反腐败斗争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伟大斗争是动力源泉。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代,必须通过斗争争取主动。比如在贸易战中维护国家利益,在科技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都是伟大斗争的实践。伟大梦想是精神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的最大公约数,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
这四个伟大相互关联:伟大工程为伟大事业提供保证,伟大斗争为伟大梦想创造条件,伟大事业是伟大梦想的载体。考生要能够用"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的比喻来形象说明它们的关系,并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如何统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