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考研政治中的神秘现象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中,商品拜物教是一个既重要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关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同学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的疑问,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商品拜物教有更深入的认识。
常见问题解答
1. 什么是商品拜物教?它为什么会被马克思认为是“颠倒的世界”?
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似乎具有了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神秘力量,人们在与商品的交换中,似乎是在与商品本身打交道,而不是与其他人打交道。这种现象之所以被马克思称为“颠倒的世界”,是因为它掩盖了商品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但由于商品关系的特殊性,这种关系被物化的形式所掩盖,使得人们看起来像是被商品本身所支配。
具体来说,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商品的价值似乎是由商品本身决定的,而不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之间的交换似乎是一种平等交换,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因为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他们在交换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这种现象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关系被掩盖起来,人们看起来像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支配,而不是被其他人的剥削所压迫。
2. 商品拜物教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认识的?
商品拜物教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对人们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商品拜物教的作用下,人们往往将商品关系看作是自然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和交换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不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种观念使得人们难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关系,也难以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被视为劳动者应得的报酬,而不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这种观念使得劳动者难以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被剥削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同样,资本家也容易将利润看作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不是劳动者剩余价值的体现。这种观念使得资本家难以认识到自己剥削劳动者的本质,也难以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
因此,要克服商品拜物教的影响,就需要人们对商品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商品关系背后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商品拜物教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一种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变革。
3. 如何在实践中克服商品拜物教的影响?
克服商品拜物教的影响,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从理论方面来说,需要人们对商品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商品关系背后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商品拜物教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一种表现。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才能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从实践方面来说,需要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要克服商品拜物教的影响,就需要改变社会关系。例如,可以通过工人运动、社会运动等方式,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使人们从商品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可以通过教育、文化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使人们认识到商品拜物教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变革。
克服商品拜物教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使人们从商品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