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在经济学中是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它们在衡量效用的大小和性质上存在显著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 效用的计量方式: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用绝对数值来衡量的,即存在一个“效用单位”来表示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大小。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只能比较大小,不能具体量化,只能用序数(如第一、第二)来表示偏好。
2. 边际效用递减:基数效用论认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会递减,即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序数效用论没有明确说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3. 应用范围:基数效用论适用于单一商品或服务的分析,而序数效用论适用于多种商品或服务的组合分析。
联系:
1. 效用分析的基础:两者都是经济学中分析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工具,旨在解释消费者如何根据自身偏好和资源约束做出消费决策。
2. 偏好排序: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都强调消费者偏好排序的重要性,即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偏好顺序。
3. 理论互补:在实际应用中,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可以相互补充。例如,在分析单一商品时,可以采用基数效用论;而在分析多种商品组合时,则可以采用序数效用论。
微信考研刷题小程序:【考研刷题通】
想要深入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提高考研成绩?【考研刷题通】小程序为您提供全面、系统的考研刷题服务。涵盖政治、英语、数学等全部考研科目,助您轻松备战考研!快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