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政治冲刺必备:核心考点难点突破
2024考研政治备考进入冲刺阶段,许多考生对一些核心考点和难点仍存在疑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解答内容力求通俗易懂,结合实例和逻辑分析,帮助考生攻克复习难关。以下是几个重点问题的解答,希望能为你的备考提供有力支持。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如,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他们的经济基础是土地所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像一辆车,生产力是发动机,生产关系是传动系统,两者必须协调才能让车跑起来;经济基础是车架,上层建筑是车的外壳和装饰,车架决定了车的结构,但外壳和装饰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的发展不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推动的。比如,工业革命不是某个发明家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工人阶级的劳动和斗争才最终实现的。理解唯物史观,要抓住这三个要点,并结合历史和现实中的例子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要明白“实事”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比如,一个企业面临市场萎缩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实事”,你不能否认它,也不能回避它。“是”指的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也就是客观真理。比如,市场萎缩的原因可能是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这就是事物发展的“是”。“求”指的是我们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发现事实和规律。这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凭空猜测,必须通过检查、问诊等方式找到病因。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实事求是”要求我们: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不能主观臆断;第二,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蛮干;第三,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修正错误认识。比如,一个地区的扶贫工作,不能照搬别处的模式,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问题三: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要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比如,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才能迅速动员起来,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比如,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发展符合他们需求的产业,而不是搞“一刀切”的政策。再次,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比如,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法治是保障,两者必须相互促进。比如,在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也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把握这些核心要义,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