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重点难点权威解读与备考指南
2020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论性强、易混淆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内容,我们根据2020考研政治教材版本,整理了以下常见问题并给出详细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解答内容力求贴近教材、深入浅出,并结合最新政策动态进行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大家的复习提供有力支持,助力顺利通关!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2020考研政治教材中,这一概念被反复强调,考生需要从多个维度把握。实践包括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等,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形式。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考生要结合具体案例理解这些特征。例如,在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这一论述,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的过程。解答时还需注意区分“实践”与“经验”的区别,前者强调客观规律性,后者则可能包含主观随意性。结合2020考研政治教材中的相关案例,如“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等,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考生需要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避免死记硬背,真正掌握其实质内涵。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020考研政治教材对此有详细阐释。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但毛泽东将其发展为党的思想路线。从科学内涵来看,“实事求是”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二是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真知;三是倡导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答时,考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论断,说明“实事求是”的实践性。2020考研政治教材还列举了“农村包围城市”等历史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实事求是”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考生还应注意区分“实事求是”与“经验主义”的异同,前者强调客观规律,后者则可能忽视理论指导。解答时可以联系当前实际,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深化理解。通过多角度分析,考生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这一重要思想。
问题三: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020考研政治教材的重点内容,其核心要义涉及多个方面。这一思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根本方向。教材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考生需要把握这一历史方位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考生要逐条理解并掌握其逻辑关系。例如,“八个明确”是理论层面的概括,而“十四个坚持”则是实践层面的要求,二者相互支撑。解答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说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行动。2020考研政治教材还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考生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政策,如“精准扶贫”等,理解这一理念的实际体现。解答时还需注意结合时政热点,如“一带一路”倡议等,说明这一思想对全球发展的意义。通过系统梳理,考生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其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