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常见考点解析:备考必知高频问题
考研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考察范围广泛,内容繁杂。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更不清楚哪些是常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我们整理了几个考研政治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解析这些问题。
1. 马原部分: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常考点。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容易将其与其他哲学流派混淆,或者无法准确把握其核心内容。其实,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之一。社会存在指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社会意识则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复习时,考生要特别注意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理解二者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观点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巩固或破坏经济基础。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机制。
2. 毛中特部分: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考研政治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也是考生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往往只记住一些关键词,而无法系统地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基于人民愿望的正确选择。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史纲部分: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常考点。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容易将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混淆,或者无法准确把握其性质和特点。其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单纯的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理解两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20世纪,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受到了世界形势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世界革命的发展。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