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考研政治:矛盾同一性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矛盾同一性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考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本质,也是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徐涛老师通过生动案例和逻辑清晰的讲解,帮助考生轻松突破这一难点。以下整理了3-5个常见问题,涵盖基础概念、应用场景及易错点,助你全面掌握矛盾同一性理论。
问题一:矛盾同一性有哪些具体表现?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比如,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生”与“死”相互依存,没有生就没有死的概念;同时,生与死又相互贯通,生是死的开始,死又是生的必然结果。再比如,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相互依存,没有供给就没有需求的对象;两者又相互贯通,供过于求会促使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最终达到新的平衡。考生需要重点理解,这种同一性不是简单的共存,而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动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问题三:矛盾同一性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矛盾同一性不仅是理论概念,更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在团队合作中,不同意见(矛盾)的并存(同一性)是常态,但只有通过沟通协商(斗争性),才能形成共识。比如,在企业创新中,旧技术的保留(同一性)与新技术引进(斗争性)的平衡,是避免颠覆性失败的关键。徐涛老师举例说明,在疫情防控中,既要坚持动态清零(斗争性),又要保障民生(同一性),才能实现科学防控。考生需要学会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比如在人际关系中,理解他人(同一性)与表达自我(斗争性)的平衡,才能建立和谐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性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条件变化而转化,考生要善于把握时机,推动矛盾向有利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