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备考常见疑惑权威解读
2019年考研政治备考季,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面对海量的知识点和复杂的理论体系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考研政治的核心内容,我们特别整理了当前考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并邀请资深教研团队进行深度解析。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宏观板块,还涉及了时事政治和道德法理等具体内容,力求为考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备考指南。无论是初次接触考研政治的新手,还是希望通过查漏补缺的往届生,都能在这些解答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关于马原部分的核心考点如何把握?
很多同学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理论性强、逻辑抽象,难以理解。其实,掌握马原的关键在于理清几个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要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这些原理是分析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要重点把握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解答分析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具体到复习方法,建议同学们多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体系可视化,帮助记忆和理解。同时,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那些反复出现的考点,比如关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论述。要特别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用唯物史观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毛中特部分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是考研政治的重头戏,很多同学觉得这部分内容庞杂,难以抓住重点。其实,毛中特的核心在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对于毛泽东思想,要重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成果。这些理论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需要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比如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强调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复习时,建议同学们多关注这些理论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文件,比如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大等,这些都是考研政治中经常出现的考点。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比如用邓小平理论分析当前的经济改革问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也能在答题时展现出自己的思辨能力。
如何高效记忆时政热点?
时事政治是考研政治中变化最快的一部分,很多同学抱怨时政热点太多记不住。其实,高效记忆时政热点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要关注权威的时政解读,比如《人民日报》社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重要文件等。这些权威解读往往能抓住时政热点的核心要义,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要善于归纳总结,将时政热点按照主题分类,比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每个主题下再列举几个重要的具体事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并了解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要注重时政与理论的结合,比如将时政热点与马原、毛中特等理论板块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加深对时政的理解,也能提高答题的深度。具体到复习方法,建议同学们每天花一定时间浏览时政新闻,并做些简单的笔记。每周可以安排一次时政复习,回顾本周的重点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同时,可以通过做模拟题来检验自己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那些结合时政的案例分析题,往往能反映出考生对时政的理解深度。要特别关注一些具有长期影响的事件,比如重要的国际会议、国内政策的重大调整等,这些往往是考研政治的重点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