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政治精讲精练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24年考研政治备考进入关键阶段,考生们普遍关注的核心考点和易错问题需要系统梳理。本栏目精选了5个高频疑问,结合《精讲精练考研政治2024》最新内容,提供权威解析。内容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及时政热点,以通俗语言解答复杂理论,帮助考生快速把握命题方向,提升应试能力。解答部分注重逻辑性和实用性,避免枯燥说教,力求让考生“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考研政治的常考点。根据《精讲精练考研政治2024》的阐述,这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着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比如,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索自然规律,工人通过生产活动改进技术,这些实践活动都为认识提供了素材和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错误的经济理论导致了“翻车”现象,而后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则推动了经济持续发展。再次,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过程。认识指导实践,实践又检验和深化认识,如此循环上升,推动人类认识不断进步。考生需要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强调,真理不是自说自话的,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验证。比如,相对论在技术应用中得到了验证,才被广泛接受。理解这一关系时,要避免简单化地认为实践和认识是“一锤定音”的关系,而要看到它们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比如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正是正确认识(精准扶贫)指导下的结果,反过来又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还要注意区分实践与认识的几个不同层面,如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理解它们在认识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问题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理解“四个伟大”?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使命具体体现在“四个伟大”的紧密联系之中,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根据《精讲精练考研政治2024》的解读,“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目标,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为之奋斗的核心任务,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比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伟大事业的阶段性目标。伟大梦想是方向,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伟大事业的最终愿景,凝聚了民族精神和人民期盼。再次,伟大斗争是手段,指的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比如,反腐败斗争、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都是伟大斗争的具体体现。伟大工程是保障,指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建设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引领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理解“四个伟大”的关键在于把握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四个伟大”相互脱节,就会导致方向不明、动力不足、过程曲折。例如,如果党的建设抓不好,就可能导致伟大事业偏离方向,伟大梦想成为空想,甚至无法有效应对伟大斗争。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理解党的建设在其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实际案例,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还要认识到“四个伟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
问题三: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根据《精讲精练考研政治2024》的详细解读,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框架,涵盖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比如,“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明确了发展的总目标和战略步骤。“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具体要求。比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强调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十四个坚持”的根本保证。理解这一思想时,要特别注意“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八个明确”是理论指导,“十四个坚持”是实践要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考生在答题时,可以运用“总-分”结构,先概述核心要义,再分别阐述“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比如“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都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还要关注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理解它是如何应对新时代国内外复杂形势、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比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这就是其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