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考点需要背诵吗

更新时间:2025-09-16 10:32: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背诵篇:哪些内容必须牢记?

考研政治作为公共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习策略一直备受考生关注。尤其是背诵问题,很多同学感到困惑:到底哪些考点是必须死记硬背的?哪些可以灵活理解?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帮助考生科学安排复习计划,避免盲目投入。内容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解答力求贴近实际,让复习更高效。

常见问题解答

1. 马原部分哪些概念必须背诵?

马原作为考研政治的理论基础,许多核心概念需要精准记忆。例如,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必须完整理解其内涵和逻辑链条。具体来说,背诵时要掌握: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劳动资料是关键;生产关系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这三者相互依存。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也是高频考点。建议考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同时结合历年真题中的辨析题,检验记忆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背诵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教材中的经典论述,如马克思关于“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表述,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应对主观题。

2. 毛中特中的“四个全面”如何记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毛中特的核心内容之一,考生需要系统记忆其提出背景、具体内容和意义。从时间维度看,这一战略于2014年提出,旨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记忆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总目标是“现代化”,分项则对应“改革”“法治”“党建”。例如,在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时,要结合教材中的“四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推进。时政热点中常出现“四个全面”的延伸论述,如“新发展阶段”如何落实这一战略,因此背诵时要关注最新解读。建议考生用口诀辅助记忆,如“现代化是方向,改革法治党建强”,同时结合历史案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能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答题的深度。

3. 史纲部分的历史事件年份如何精准记忆?

史纲中的时间节点是考生普遍头疼的问题,但通过科学方法可以高效掌握。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为例,关键事件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在记忆年份时,可以采用“大事年表法”:例如,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等,这些标志性事件必须牢记。具体技巧包括:将年份与历史背景结合,如“1935年遵义会议”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诞生相关联;利用“谐音记忆法”,如“一大”的1921年可联想为“一巴掌(1)拍在(2)一(1)块(1)石头(1)上”。建议考生制作时间轴,标注重要会议、运动和条约的起止时间,如五四运动(1919-1920)、土地革命(1927-1937)等,通过视觉化记忆降低遗忘率。值得注意的是,史纲的年份不仅考查单纯记忆,更注重其历史意义,如“1949年”不仅是时间点,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因此答题时要避免机械罗列。

4. 思修法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修法基的重点内容,考生需从“三个层面”把握其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从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突出公民道德素养。记忆时可以采用“关键词扩展法”:例如,在“和谐”前补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友善”前加上“助人为乐”,这样既能丰富记忆点,又能应对论述题。要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如“抗疫精神”如何体现“敬业”“友善”,或“反腐败斗争”如何印证“公正”“法治”。建议考生用“故事记忆法”,如编一个短剧,让角色分别代表“爱国”“诚信”等价值观,通过情节串联增强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背诵时要避免孤立理解,要认识到其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如“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这样能提升答题的层次。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攻略网 -考研各个学科复习攻略资料分享平台.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2010597号-1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145秒, 内存占用309.63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