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真题2021

更新时间:2025-09-15 17:24:01
最佳答案

2021考研政治真题常见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指南

2021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不仅考察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对时事政治和理论实践的融合分析。许多考生在作答时感到困惑,尤其是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以准确把握答题方向。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真题背后的考点逻辑,本栏目特别整理了几个高频问题的解答,从理论框架到实际应用,全面解析真题难点,助力考生在备考中少走弯路。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多个部分,力求解答清晰、逻辑严谨,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易懂。

问题一: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许多考生在作答时仅停留在字面理解,未能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其实,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从理论层面来看,这一思想强调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内在逻辑关系。“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从实践层面来看,这一思想强调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战略部署不仅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具体体现的一个缩影。

从方法论层面来看,这一思想强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这意味着我们在理解和应用这一思想时,不能机械套用,而要结合具体实际,灵活运用。例如,在回答“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这一问题时,考生就需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问题二:如何看待“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许多考生在作答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容易将其与西方民主模式进行比较,从而忽视其中国特色。实际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性成果,其内涵丰富,实践意义深远。

从内涵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广泛性体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真实性体现在民主权利的真实,人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并且这些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管用性体现在民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监督的有效性,确保国家各项决策符合人民意愿。例如,我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拓展民主渠道,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民主体系。

从实践意义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与西方选举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包括选举民主,还包括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多种形式,更加注重民主的实质和效果。例如,我国通过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有效解决了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通过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等基层民主,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

从未来发展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例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充满魅力。

问题三:如何理解“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

“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理念”是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许多考生在作答时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其割裂开来,未能把握其内在逻辑。实际上,“新发展阶段”是“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新发展理念”是“新发展阶段”发展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从发展阶段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例如,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仍然不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

从发展理念来看,“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的,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原则。例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坚持共享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实践意义来看,“新发展理念”为“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需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例如,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攻略网 -考研各个学科复习攻略资料分享平台.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2010597号-1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370秒, 内存占用313.2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