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考研考供应链

更新时间:2025-09-19 20:52:02
最佳答案

物流工程考研供应链常见疑惑,一次说清!

想要在物流工程考研的供应链方向脱颖而出?别让那些绕来绕去的难题拖后腿!本文精选3-5个考生最关心的供应链问题,用大白话讲透核心考点,帮你少走弯路。无论是库存管理怎么算最划算,还是如何让配送线路更高效,这里都有你需要的答案。咱们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只讲能让你上考场就稳稳拿分的实用干货!

供应链常见问题精选

1. 为什么说“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的大忌?该怎么破?

“牛鞭效应”就像你买东西时,商家每次都只进少量货,结果导致上游供应商突然收到大量订单又突然断货,整个链条像被鞭子抽一样乱晃。这背后其实是信息不对称和延迟放大造成的——比如零售端销量波动5%,传到批发端可能变成20%,再传到生产端可能夸张到50%!破招的方法得靠信息化手段:第一,建立实时的数据共享平台,让各环节信息透明;第二,推行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让供应商直接监控你的库存;第三,采用JIT(准时制生产)减少安全库存,比如丰田就是用看板系统把需求信号精准传递。更狠的是动态博弈策略,比如你跟供应商约定:订单波动超过15%时必须提前三天预警,否则罚款!

2. 如何用 EOQ 模型算出最佳订货量?实际应用中有哪些坑?

EO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就像算你该一次性买多少货最省钱。公式是√(2DS/H),D代表年需求量,S是每次订货费,H是单位库存年持有成本。举个例子:如果一年需要1000件货,每次订货要50元,每件库存要10元,那最佳订货量就是√(2×1000×50/10)=141件。但现实中有3个死坑:第一,需求量不是恒定的,比如电商大促时需求会激增,这时就得用动态EOQ调整参数;第二,供应商可能给阶梯价,比如超过500件单价能打8折,这时候就得多算几个方案比较总成本;第三,运输成本也得算进去!比如小批量订货虽然库存低,但可能因为多次往返运费更高。最实用的技巧是画“总成本曲线图”——把不同订货量的总成本画出来,那个最低点就是最优解,比死记公式靠谱多了。

3. VMI 和 JIT 这两个概念怎么区分?为什么很多企业用着却效果不彰?

VMI就像你邻居帮你收快递,JIT则是你让他直接把快递放在门口。具体说,VMI是供应商主动监控你的库存并补货,JIT是生产端按需要货,供应商必须秒响应。关键区别在于控制权:VMI中需求方依然负责最终销售,但库存决策权部分上移;JIT则把库存控制完全交给供应商。实际应用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4个:一是信息化水平不够,比如你的ERP系统跟供应商的对接还是用Excel传数据;二是企业文化冲突,销售部门总想多备货以防万一,生产部门却拼命要JIT;三是供应商配合度低,小老板们哪愿意把库存数据全盘托出;四是突发状况应对能力弱,比如疫情导致港口停摆时,JIT模式直接崩溃。解决方法?先从试点区域做VMI,用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再慢慢推广JIT,但一定要给供应商培训和风险共担机制!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攻略网 -考研各个学科复习攻略资料分享平台.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2010597号-1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381秒, 内存占用1.55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