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二2018作文常见问题深度解析与实用技巧
写作问题解答
问题1:如何快速构思图表作文的段落结构?
解答:
在考研英语二图表作文中,合理的段落结构是得高分的关键。通常建议采用"总-分-总"的框架。首段用1-2句话概括图表主旨(如"该图表展示了XX趋势的变化"),点明核心信息。中间段落需分点展开,每段聚焦一个数据变化(上升/下降/波动)或原因分析,建议用"首先/其次/此外"等衔接词。最后一段总结趋势影响或建议(如"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进步/需要调整政策")。例如,如果图表显示"大学生创业率逐年上升",首段可点题,中间段分析原因(政策支持/就业压力),结尾段展望意义。这种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容易获得阅卷者青睐。建议平时练习时用模板句式,如"the graph reveals a steady increase in..."或"the decline can be attributed to..."
问题2:图表作文常用高级词汇有哪些?
解答:
图表作文需要用词精准专业,以下分类词汇可提升文章档次:
趋势词:show/indicate/depict呈现;decline/decline sharply急剧下降;fluctuate波动;peak at达到峰值;bottom out跌至谷底
比较词:in contrast相比之下;on the contrary相反;by contrast对比之下;while另一方面
数据词:approximately大约;roughly大致;nearly几乎;around接近;to some extent在某种程度上
原因词:due to因为;owing to因为;as a result of作为...的结果;be attributed to归因于
抽象词:trend趋势;phenomenon现象;prevalence普及率;correlation相关性;disparity差距
建议结合具体场景使用,如"the number of online shoppers has surged by 30%"比简单说"increase"更专业。平时可整理"XX领域常用词汇表",如教育领域用"enrollment enrollment rate",经济领域用" GDP GDP growth"等,避免重复基础词汇。
问题3:如何避免图表作文的常见低分错误?
解答:
图表作文常见失分点包括:
1. 数据理解错误:必须准确把握图表细节,如百分比单位(%)、时间跨度(年/季度)或对比对象(男女/城乡)。建议练习时用红笔标注关键数据,如"女性占比从2010年的25%上升到40%"。
2. 逻辑衔接不足:避免简单罗列数据,要说明变化原因。可使用"the rise can be explained by..."等句式,结合社会背景分析。
3. 词汇重复单调:同一趋势用不同表达,如"上升"可用"soar/escalate/ride high"等。建议准备"同义替换库",如"就业机会"可替换为"job openings/employment prospects"。
4. 中式英语表达:如"很多人选择创业"直译为"many people choose to start business",建议改为"the entrepreneurial wave has gained momentum"。
5. 格式忽视:必须包含标题、首段、分论点段落和结尾,切忌只写数据总结。建议准备固定模板框架,如首段用"The bar chart illustrates...",结尾用"In conclusion..."。
写作技巧介绍
在考研英语二图表作文中,掌握实用技巧能显著提升得分效率。快速审题时要抓住三要素:图表类型(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核心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变化趋势)和考察角度(原因/影响/建议)。建议用"三分钟定位法":1分钟看整体,30秒抓关键数据,30秒判断题型。段落写作中可采用"数据+分析"结构,每段用"呈现数据+解释意义"模式。例如,描写下降趋势时,先写"The share of rural workers fell to 15%",再分析"this reflects urbanization acceleration"。高级句式能提升专业度,如用"the steepest decline was observed in..."替代简单表达。建议准备万能模板句,如首段"the chart vividly depicts...",结尾"these changes suggest...",避免临场空想。练习时用"计时训练法",20分钟完成图表作文,其中5分钟审题构思,15分钟写作,5分钟检查。
剪辑技巧要点
图表作文的视觉呈现同样重要,建议采用分点剪辑技巧:
1. 数据分层:用不同颜色标注重要数据(如峰值用红色),次要数据用浅色,确保视觉对比。
2. 箭头引导:对复杂折线图,用箭头指向关键变化点,箭头颜色与数据系列一致。
3. 动态效果:柱状图可设置"由低到高渐变"效果,饼图用"分块弹出"动画展示占比。
4. 标签优化:坐标轴标签字号放大,数据标签用数字+百分比(如"20%: 2010"),避免重叠。
5. 背景设计:选择纯色或渐变色背景,避免花纹干扰,重要数据区域可加浅色底框。
6. 图例规范:图例位置选右下角,用符号+简短文字(如▲代表男性),比长句更清晰。
建议使用Canva或PowerPoint制作,保持整体风格统一,配色建议用学术蓝(4472C4)+浅灰+白色,数据字体用无衬线体(如A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