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文言文断句常见难点解析与实用技巧
文言文断句是考研语文中的重点难点,不少同学在练习时常常感到困惑。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断句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并结合实例讲解解题技巧,帮助大家攻克这一难关。
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
文言文断句是理解古文的基础,如同给句子"呼吸"的节奏。断句错误会导致理解偏差,甚至完全误解文意。考研中常见的断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词语多义导致断句错误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如"以"可作介词、连词、动词等。考生若不仔细辨析词性,极易出现错误断句。例如:"以吾观之,何陋之有"中"以"作连词,应断为"以/吾观之,何陋之有"。
2. 句式结构特殊造成断句障碍
文言文中倒装、省略等句式常见,如宾语前置"何以战"、状语后置"策之不以其道"。若考生不熟悉这些特殊句式,就会在断句时卡壳。例如:"忌不自信"若按现代汉语理解会断错,实际应为"忌/不自信"。
3. 语气词和虚词使用不规范
"也""矣""焉"等语气词后通常停顿,但若连续出现,需根据文意判断停顿位置。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应在"说"后断句。
如何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
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需要掌握一些实用技巧。首先要注意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句末语气词和句首连词。其次要熟悉常见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省略句等。
在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从有明显标志的句子入手,如对话("曰""云"后断句)、固定句式等。遇到难点时,可以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看哪种断法更通顺。多读经典文选培养语感也很重要。
断句技巧实战演练
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说明断句技巧:
例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应断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为句首发语词,"于南阳"为地点状语。
例2:"项燕,楚将,尝为楚怀王将军"中"项燕"为主语,"楚将"为表身份的判断,故应断为"项燕,楚将/尝为楚怀王将军"。
- 遇到人称代词(吾、尔、彼等)通常在句首或主语位置
- 固定结构如"者...也""何以...为"要整体把握
- 对话标志"曰""云"后必须断句,但连续出现需根据上下文
通过系统学习和针对性练习,考生完全可以在文言文断句部分取得高分。建议每天坚持练习1-2篇断句题,并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逐步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