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翻译难点突破
在备战2011年考研英语一的过程中,阅读翻译部分往往是考生们感到头疼的环节。如何准确理解长难句,如何把握文章的核心逻辑,如何用简洁流畅的中文表达出来,这些都是需要系统训练的技能。本文将针对阅读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提供详细的解答和实用技巧,帮助考生们突破这一难点。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快速识别长难句的主干结构?
在翻译长难句时,很多考生常常被复杂的从句和修饰成分搞得晕头转向。其实,掌握快速识别主干结构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要善于识别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通常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而宾语则进一步明确了动作的对象。要注意那些插入语和修饰成分,比如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这些成分虽然重要,但并不影响句子的主干。举个例子,比如句子“The student, who has been studying all night, finally passed the exam.”中,主干是“The student passed the exam.”,而“who has been studying all night”只是修饰成分。通过这样的拆分,长难句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问题二:如何准确翻译文章中的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非常常见,但在翻译成中文时,很多考生会感到困难。其实,中文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所以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转换。要明确被动语态的逻辑主语是谁,如果逻辑主语是明确的,可以直接转换为主动语态。比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可以翻译为“他写了这本书。”;如果逻辑主语不明确或不需要强调,可以保留被动结构,或者用“被”字句来表达。比如“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last week.”可以翻译为“实验上周进行了。”。还有一些被动语态可以通过添加“是”字来转换,比如“The problem is solved.”可以翻译为“问题是解决了。”。通过这些方法,被动语态的翻译就不会那么棘手了。
问题三:如何处理文章中的比喻和隐喻?
比喻和隐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译导致的意思丢失或误解。比如,如果原文是“The city is a melting pot of cultures.”,直译成“城市是文化的熔炉。”虽然字面意思没错,但缺乏生动性。更合适的翻译可以是“这座城市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再比如,“He is a shining star in the industry.”直译成“他是行业的明星。”虽然没错,但不如“他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更贴切。处理比喻和隐喻的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含义,然后用中文中对应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来。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表达,也可以考虑保留原文的比喻,并在上下文中解释其含义,比如“His leadership style is a breath of fresh air.”可以翻译为“他的领导风格是如沐春风。”(注:这里的“如沐春风”是比喻,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