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难点深度剖析与突破策略
2019年的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部分,整体难度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不仅体现在题目设计的深度上,更在于文章选材的广泛性和语境的复杂性。许多考生反映,文章篇幅更长,生僻词汇增多,逻辑关系更隐晦,使得做题时容易陷入时间紧张、理解困难的状态。本文将结合2019年的实际考情,深入分析阅读理解中的常见难点,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帮助考生有效提升应试能力。
问题一:如何有效应对长难句,准确把握文章核心信息?
在2019年的考研英语二阅读中,长难句是许多考生的痛点。这些句子结构复杂,修饰成分多,信息密度大,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对文章整体理解的偏差。针对这一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拆分句子结构:遇到长难句时,不要急于一次性读懂,而是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再逐个分析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等)。例如,在2019年真题中,有一句话包含多个分词结构和插入语,通过先抓主干再补细节的方式,可以快速理清句子脉络。
- 关注关键词:长难句中往往存在一些关键性词汇,如连词(如“although”“however”)、代词(如“it”“they”)以及指示代词(如“this”“that”),这些词汇通常承载着重要的逻辑关系或指代信息,需要重点标注。
- 结合上下文:有些长难句的意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篇文章讨论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其中一句长难句提到“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automation has led to a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job roles”,如果不结合前文对技术替代人工的讨论,很难理解句中“reevaluation”的深层含义。
考生平时练习时可以专门选择一些长难句进行拆解训练,逐渐提高对复杂句式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通过反复练习,你会发现长难句并非无法攻破,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
问题二:如何准确区分原文信息与作者观点,避免被干扰选项迷惑?
2019年考研英语二阅读中,干扰选项的设计更加隐蔽,许多选项看似与原文有一定关联,实则存在偏差。考生在做题时,常常因为对原文信息与作者观点的混淆而误选。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定位原文信息:遇到细节题时,首先要根据题干关键词回原文定位,找到对应句子。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道题询问某位学者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考生需要找到该学者在文章中的原话,而不是根据个人推断。
- 识别观点句:作者的观点往往出现在段落首尾句、举例句或带有评价性词汇的句子中。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篇文章讨论社交媒体的影响,其中一句“while some argue that social media fosters connectivity, the author contends that it also isolates individuals”明确表达了作者立场,考生需要准确把握这种表达方式。
- 警惕绝对化选项:干扰选项常常使用绝对化词汇(如“always”“never”“all”),而原文信息往往更客观。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道题的干扰选项说“the technology will completely replace human workers”,而原文只是提到“significant job displacement”,考生需要识别这种过度解读。
考生平时练习时可以专门训练“找同义替换”的能力,即区分原文信息与干扰选项的细微差别。通过对比分析,你会发现许多干扰选项只是对原文信息的片面或夸大解读,只要保持警惕,就能有效避免误选。
问题三: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2019年考研英语二阅读文章篇幅普遍较长,考生常常因为阅读速度慢而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提升词汇量和长难句理解能力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时间管理技巧:
- 先题后文:对于细节题和主旨题,可以先看题干,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样效率更高。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道题询问某项研究的结论,考生可以先看题干中的关键词,再快速定位到相关段落,避免逐字逐句阅读。
- 跳读策略: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或复杂的句子,可以暂时跳过,先关注整体内容。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篇文章讨论气候变化,考生可以忽略一些专业术语,先把握文章大意,再回头补充细节。
- 合理分配时间:建议前两篇文章每篇分配约18-20分钟,最后一篇文章留足时间检查。例如,2019年真题中有一篇文章特别长,考生可以适当加快阅读速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考生平时练习时可以模拟考试时间,严格计时训练,逐渐适应考试节奏。通过反复练习,你会发现阅读速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刻意练习才能提升。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坚持下去,相信你的阅读速度会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