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英语二完型填空解题技巧与常见误区剖析
2014年的考研英语二完型填空部分不仅考察词汇和语法,更注重对上下文逻辑和篇章主旨的把握。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发现,即使单词和语法基础不错,做题时仍会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结合2014年真题,深入分析完型填空常见的三大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提高得分率。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快速确定正确选项?
很多考生在遇到完型填空时,习惯逐个分析选项,结果浪费大量时间却仍无法确定答案。其实,正确选项往往与上下文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以2014年真题为例,第二题的空格位于一个转折句中,正确答案“although”正是通过对比前后文语义得出的。解题时,考生应首先判断空格所在句子的语法结构,再结合上下文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递进等)进行筛选。固定搭配和词组也是重要线索,比如真题中某题的“due to the fact that”是典型的原因状语从句结构。建议考生平时多积累这些搭配,做题时能迅速识别并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问题二:为什么有时选对单个空但总分不高?
不少考生反映,虽然能猜对个别空,但整体分数并不理想。这往往源于对篇章整体把握不足。2014年真题中,第五题的答案“rather than”需要结合前文对两种态度的对比才能确定。如果仅看单句,很容易误选“instead”。因此,解题时应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例如,2014年完型文章讲述职场压力问题,前半部分强调压力来源,后半部分提出应对方法。理解这一逻辑后,很多题目的答案就自然浮现。同义替换也是出题人常用的技巧,比如真题中某题将“benefits”替换为“advantages”,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词汇敏感度才能识别。
问题三:如何应对看似无关联的选项?
有些题目中,四个选项看似语法和词义都合理,让考生难以抉择。这时可以采用“排除法”结合“常识判断”。比如2014年真题的第七题,四个选项均为动词形式,正确答案“consider”通过上下文隐含的“评估”含义得出。考生可以回忆自己是否在类似情境下使用过这个词,这种基于生活经验的判断往往能帮助排除干扰项。另外,注意上下文中的代词指代关系也很关键。例如某题的“it”指代的是前文提到的“workload”,正确答案“resulted in”正是通过这个指代链推导的。平时练习时,考生可以专门训练代词、介词等连接词的辨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