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高频考点深度解析
2015年的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部分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更注重对文章深层逻辑和作者意图的把握。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发现,虽然单个题目看似简单,但整体难度较高,容易在细节上失分。本文将从历年真题出发,针对几个典型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理解的考查重点和答题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快速定位文章关键信息?
在2015年的考研英语一阅读中,很多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细节定位。例如,某篇文章问及作者对某一观点的态度,考生需要快速找到相关段落。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掌握“关键词定位法”,即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如人名、地名、时间等)回到原文中对应位置。要注意段落首尾句和黑体字等提示性标记,这些地方往往包含重要信息。长难句的拆分也是关键,考生要学会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快速抓住核心内容。例如,2015年真题中一篇关于教育政策的文章,通过“教育改革”这一关键词定位到第三段,再结合段落主旨句理解作者立场,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问题二:如何判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作者态度题是考研英语一阅读的常见题型,2015年的题目中就出现了多次。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需要从全文角度出发,注意作者的用词选择。比如,文章中多次使用“criticize”“disadvantage”等负面词汇,则作者态度倾向消极;而“benefit”“optimize”等词则表明正面态度。考生还要关注文章的叙述方式,是客观陈述还是带有明显倾向性。例如,2015年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章,通过分析“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与“its potential risks”的并列表述,考生可以判断作者持辩证态度。举例论证时作者使用的案例类型也能提供重要线索,比如正面案例多则态度倾向积极,反之亦然。
问题三:长难句理解有何技巧?
201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中,长难句理解题占比不低。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可以采用“分块解析法”。例如,某道题目考查一个含有多重从句的复杂句子,考生可以先找出主句主干(如“the policy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再逐个分析修饰成分(如“which is reflected in...”和“where it is most criticized”)。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如分号、冒号、破折号等常用于分隔句子成分。例如,2015年真题中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里有一句:“Whil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re praised for reducing pollution, their high initial costs remain a significant barrier.” 考生可以先抓住“While”引导的对比关系,再分别理解前后分句内容,最终明确作者指出了环保政策的双重性。积累常见句型结构(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能提高解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