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数学平均分

更新时间:2025-09-11 15:58:01
最佳答案

2018年考研数学平均分出炉,考生普遍反映难度加大,常见问题深度解析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考研数学平均分为51.72分,较往年有所下降。这一成绩引发了广大考生的关注和讨论,不少考生反映数学题目难度明显提升,尤其是计算量和抽象思维部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并给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为2019年及以后的考生提供参考。

常见问题解答

1. 2018年考研数学平均分51.72分,为什么会有考生反映题目难度加大?

2018年考研数学平均分51.72分,确实低于往年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题目简单。考生普遍反映难度加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计算量增加:今年的数学题目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计算步骤更加繁琐,不少考生在计算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导致后续题目无法完成。
  • 抽象思维要求更高:部分题目涉及较为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灵活的解题思路。
  • 知识点覆盖更广:今年的题目不仅考察了基础知识点,还涉及了一些较为冷门或复杂的数学理论,对考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 评分标准更严格:由于题目难度提升,阅卷时对答案的准确性和步骤的完整性要求更高,导致部分考生失分较多。

总体来说,虽然平均分下降,但题目难度并未降低,反而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点,还要注重提升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加强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

2. 2018年考研数学各部分得分情况如何?哪些部分失分较多?

根据阅卷数据分析,2018年考研数学各部分得分情况如下:

  • 高等数学:平均得分约18分,主要失分点集中在微分方程和多元函数部分,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
  • 线性代数:平均得分约15分,向量空间和特征值部分是考生普遍反映的难点。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平均得分约18分,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期望计算是失分较多的部分。

从数据可以看出,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部分。高等数学部分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涉及较多抽象概念,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则需要对概率模型和统计方法有深入理解,同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出错。

3. 如何在备考过程中提升数学成绩?

针对2018年考研数学的情况,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成绩:

  • 夯实基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基础不牢固很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要注重对基础概念和定理的理解,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 加强计算训练:数学考试中计算能力非常重要,考生要注重计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多做题多总结:通过做题可以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同时要注重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可以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

考生还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数学辅导资料和视频课程,学习其他考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攻略网 -考研各个学科复习攻略资料分享平台.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2010597号-1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138秒, 内存占用308.96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