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一2011答案

更新时间:2025-09-18 05:18:01
最佳答案

2011年考研英语一答案深度解析与常见疑问解答

2011年的考研英语一试卷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语言基础能力,还深入测试了逻辑思维与应试技巧。许多考生在对照答案时发现一些题目争议较大,或对某些选项的设置感到困惑。本文将结合当年答案,针对几个高频疑问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出题思路与评分标准,为后续备考提供参考。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阅读理解部分第5题答案为何是C选项?

该题原文围绕“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展开,提问作者对某项技术发展的态度。正确答案C选项“谨慎乐观”精准概括了文章中作者既承认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又强调需警惕潜在风险的辩证态度。许多考生误选A选项“完全支持”或D选项“持怀疑态度”,主要原因是未能仔细梳理文中转折词“however”后的内容。作者在列举技术便利性的同时,明确指出“overdependence may lead to loss of autonomy”,即过度依赖可能导致自主性丧失。这种矛盾表述正是C选项“谨慎乐观”的依据。出题人通过干扰项设置陷阱,A选项忽略风险,D选项则过度放大负面效应,均与原文平衡论调相悖。建议考生在阅读时,需特别关注作者观点的转折点及逻辑连接词,避免被片面信息误导。

问题二:完形填空第32题答案D选项“contribute to”是否过于宽泛?

该题所在段落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32题空格前文提到“voluntary initiatives”,后文列举具体行动如“ethical sourcing”,提问这些举措的作用。D选项“contribute to”意为“有助于”,符合文意,而部分考生质疑其“宽泛性”,认为应选择更具体的动词。实则,完形填空重在上下文语义衔接,而非逐字对应。原文隐含逻辑是:企业自愿行动→产生某种效果。选项A“result in”虽也表结果,但更侧重直接后果,与原文“逐步影响”的语境不符;B选项“enhance”仅限正面效果,原文中“voluntary initiatives”可能包含中性甚至负面行动。出题人通过设置干扰项,考查考生对“语义模糊度”的容忍度。正确选项的“宽泛性”恰恰是完形填空的特点——用有限词汇覆盖多种可能含义,考生需结合全文判断最佳匹配。

问题三:翻译部分第46题“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为何译为“追求幸福”而非“寻求快乐”?

该题源自美国独立宣言原文,标准答案“追求幸福”准确传达了“pursuit”在法律文本中的庄重感。部分考生译为“寻求快乐”,主要受现代汉语中“追求”与“快乐”的固定搭配影响。实则,“pursuit”在英语中常含动态过程意味,如“pursuit of knowledge”,中文常译为“追求知识”而非“寻求知识”。法律文本中的“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强调的是一种权利主张的持续性状态,而非瞬间的情感体验。“幸福”作为抽象名词,比“快乐”更能体现权利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出题人通过此题考查考生对英语法律术语中文转译的准确性,提示考生需区分普通词汇与特定语境下的词汇选择差异。备考时可通过积累常见法律、哲学英文表达的中译规范,提升此类题目的应对能力。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攻略网 -考研各个学科复习攻略资料分享平台.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2010597号-1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6874秒, 内存占用304.48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