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英语一Text2深度解析:如何把握文章核心观点与逻辑脉络
2012年考研英语一Text2以一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议论性文章为载体,考察了考生对复杂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文章通过对比传统商业伦理与现代企业实践,探讨了企业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本文将从文章结构、核心观点及解题技巧等多个维度展开,帮助考生深入理解Text2的考查重点。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文章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各段落分别阐述了什么内容?
Text2全文共分为五个段落,呈现出典型的“总-分-总”结构。首段通过引用哈佛商学院教授观点引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议题,点明文章讨论主题。第二段和第三段以苹果公司为例,分别从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安全两个角度论证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第四段转折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实际挑战,如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强调企业需平衡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长期发展策略。这种结构层次清晰,逻辑递进关系明显,考生在阅读时应重点把握段落间的衔接词,如“for example”“however”“therefore”等。
问题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持怎样的态度?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现代企业应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而非仅仅视为道德选择。作者通过对比传统商业伦理的功利主义观点,主张企业需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和环境的责任。作者态度上采用客观辩证的立场:既承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现实困难,又通过数据(如苹果公司案例)和权威引用(哈佛教授观点)增强论证力度。考生在解题时应特别关注作者使用的评价性词汇,如“fundamental”“essential”“significant challenges”等,这些词汇直接反映了作者对议题的倾向性态度。
问题3:文章中的“moral obligation”和“economic imperative”有何区别?
这两个概念在文章中形成对比关系。“moral obligation”指企业基于伦理道德应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改善劳工条件、保护环境等,通常体现为非强制性的道德要求。而“economic imperative”则强调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实际意义,如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等,表现为经济层面的必然需求。文章第四段明确指出,许多企业最初履行社会责任是出于“moral obligation”,但最终发现这已成为“economic imperative”。这一论述揭示了企业行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考生在理解时需把握作者通过概念对比揭示的深层逻辑。